|
|||
告别沈阳,下一站哈尔滨。这座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的北方重镇,也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在大连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大连港朋友圈中又一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国际”)。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简称“哈电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电力驱动设备研究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集团之一,也是中央管理的54户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作为哈电集团的成员企业,自1983年承建巴基斯坦古杜项目起,哈电国际就肩负起了哈电集团全球化的重任,成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先行者——中国首个大型电站机组出口、中国海外最大输变电项目、中国首个联合循环电站出口、中国首个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总承包项目都出自哈电国际的手笔。 2013年4月末,伴随哈电国际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首批出口设备搭载“春天芙蓉”轮靠泊大窑湾港杂货码头8#泊位,并由此起航前往印度尼西亚。也正是这次合作,为大连港赢得了哈电国际的信任,当年10月双方就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连港由此成为哈电国际设备和材料在东北口岸唯一的转运基地。 转眼三年过去了,如今的哈电国际,市场开发触角延伸至全球40多个国家,目前有12个在建项目分布于8个国家,拥有业内规模最大的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和全球顶尖的合作伙伴,并跻身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百强。这三年里,大连港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选择大连港,哈电国际物流管理部部长陈滨表示:“哈电绝对放心,我们也不断地告诉我们的外方业主,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中国最牛的。” 国之重器一件就要三四百吨,从大连港转运出海运输风险最小 大连港和哈电国际的合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00年以后,随着哈电国际海外项目的不断增加,在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的出货量也随之上升,特别是一些超重、超长设备,都从大连港出口。而如前文所述,到了2013年,在大连港的努力下,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哈电国际在大连港转运的成套设备和机具也真正达到了“大国重器”的级别。 “大国重器”有多重?“哈电集团三大动力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目前生产的机组已经达到了百万等级,陈滨具体解释说:“最重的变压器单件400吨,考虑到项目在建国的运输、装卸和安装能力,这还没有充油,充油之后变压器总重要接近500吨。还有我们自己生产的60万等级发电机定子,重量约为320吨到350吨,长9米多,高4.5米到5米间。” 这么大的家伙要运出去,陈滨说,首先要面对的最大风险是“陆运风险给设备质量带来的风险”。路况怎么样?车辆怎么样?要走多久?和海运船舶的衔接怎么样?而大连港是距离哈尔滨最近的航运中心,公路距离约900公里,最大程度的缩短陆运时间,降低陆运风险。哈电国际作为装备企业,必须严格按计划交货,抢工期对设备质量和后期运转都有影响,而大连港又是不冻港,能够保证哈电国际的设备一年四季全天候往外运,“大家又都是东三省,比较亲近,所以,我们首先选择了大连港。” 在之后的讲述中,我们发现,在大连港和哈电国际的故事里,地缘优势只是哈电国际选择大连港的考量中一个最小的切入点。 大连港不做“港老大”了,我们对大连港的技术心里有底 2013年前后,国家对东北装备制造业出口扶持的力度不断深入,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向海外市场进军,哈电国际的海外业务也是从那个阶段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起来的。看到了这一发展前景,大连港开始主动出击,“大连港不做"港老大"了,管理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能主动来到我们制造厂,问我们有什么需求。”陈滨对此评价道。 2013年4月,大连港集团杂货码头公司获悉哈电国际国外项目开始启动,公司高层亲自带队到哈电国际走访,从货物集港到场地堆存直至最终装船全程跟踪,千方百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4月末,首批运往印尼的315件、1500方设备顺利集港,由于准备充分,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大件作业组,凭借过硬的操作水平,在“春天芙蓉”轮船舶靠泊后,仅用30小时就顺利完成了装船作业,为双方随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奠定了基础。 去年3月26日-3月28日期间,印尼爪洼岛万丹项目660MW燃煤机组的发电定子、变压器将从大连港装船出海,“发电机定子约325吨,变压器约400吨,都是哈尔滨电机厂的产品。”哈电国际把业主请到了大连港,“向他们全面展示我们合作伙伴的能力,定子车船直取和变压器船船直取的技术,变压器当时是连港的。”为了展现大连港最牛的技术,哈电国际还动用了无人机航拍,通过视频向业主进行360°无死角展示,“看完之后,他们全服了。”而之所以敢让业主来看,陈滨说:“因为我们对大连港的技术心里有底。” 未来,打造装备制造业的港口“前沿车间” “三年前签约时我们提出的条件,大连港敢答应,也做到了。”陈滨说的条件包括,调整库场,为哈电设立了专用大件设备场地;对哈电国际到港船舶给予优先靠泊、作业;安排专业大件设备装卸团队为哈电提供优质、高效的装卸船作业。三年多来,哈电国际的土耳其、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海外电厂项目全部在大连港出海,而通过与哈电国际的合作,大连港大件设备转运也掀开了“新篇章”,真正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出海口。 2015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出口澳大利亚成套设备加工组装项目前期地面基础工程在杂货码头公司大连湾港区正式开工建设,此举也是大连港充分利用码头资源,加强战略合作,发展临港工业化,打造装备制造业的港口“前沿车间”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的成功引进提升了大连港在大件运输领域的市场竞争实力和话语权,为今后吸引装备制造业向港口前移积累了经验,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国家对东北装备制造业出口扶持的力度不断深入,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向海外市场进军。但受到海外金融危机及欧债等方面的影响,国外采购商纷纷压缩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采购设备从零散件出口到国外组装模式向在国内组装大模块、成套化出口模式转变。而打造装备制造业的港口“前沿车间”也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举措。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国家既定战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标志。大连港作为“一带一路”东北重要港口,肩负实施国家新战略的使命,已经为东北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打通了连接亚欧大陆的海上新通道。 |